close
吸引力法則是指,當我們心理想的是什麼、感覺什麼,就會吸引到什麼,
而不論我們所想是好的或壞的事情。
許多人都希望有好事情上身,但腦中若負面想法太多,卻可能阻礙好事情降臨。
比較快樂的人傾向將發生的好事情,解釋為內在與持續穩定的因素所造成,
而產生好的感覺,並持續關切這個好的結果;
反之,具憂鬱傾向的人,很容易將發生的好事情,詮釋為外在與暫時性因素導致,
心裡感覺反而不容易好得起來,甚至不再關注原本是好的事件。
例如,
同樣獲得老闆讚賞的兩位員工,其中一位心裡想著,自己長久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,
此後更要戰戰兢兢為公司賣命,老闆一定會加我薪水甚至拔擢我!
他心中正向的念頭,吸引正向的力量,而更積極地投入工作,也讓自己的心願更有機會達成。
反之,另一位員工心裡想著,老闆是不是吃錯藥還是中了樂透,
我努力了那麼久他也從未欣賞過,再怎樣努力他也不會看重或是提拔我的。
這位員工心中想的是負向念頭,愈是消極、不努力果,惡性循環,
不但不再獲得老闆的賞識,還有可能遭到解職,甚至更憂鬱。
同樣的事情發生,不同的人心想的念頭不同,產生的感覺與吸引到的結果也會不一樣。
依臨床工作經驗,思考的習慣是可以改變與培養的,
只要你願意啟動改變的開關,讓自己更關注在浮現於腦中的正向思維與感受,
便有機會讓自己的心情轉虧為盈、止跌回升!
李嘉修/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
原文刊載於【2009/01/20 聯合報】
網址: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73537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