瘦的秘密(二) --
吃你想吃而非該吃的東西
書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。在1930年代,科學家讓一群幼兒一週七天,每天二十四小時毫無限制的取用各種食物,從冰淇淋到蔬菜都包括在內 (這是人道還是不人道?) 儘管這些小孩吃的東西、時間、內容都不同,但是奇妙的是他們最後都出現均衡的飲食習慣。書中同時也提到了,許多準媽媽懷孕的時候,會吃一些奇怪的東西(我好像有聽過的從麵線、肉乾,到粉筆、鐵絲…都有。鐵絲?好奇怪,但我有印象),而原因是身體會發出信號告訴媽媽,寶寶需要什麼營養!!(我覺得奇怪的是寶寶要粉筆幹麻?)
所以,書裡提倡的是吃你想吃的東西,最後飲食習慣就會變均衡,自然就不會胖起來。但,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結論是有問題的(吐槽!!)。
首先,現在的食物並不像1930年代那樣都是天然的食物,那時可沒有反式脂肪酸,一堆有的沒有的食品添加物,所以就算盡情的吃應該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。
第二個,我們現代人看似幸福,但飲食的選擇其實變少了,若是外食族,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自由選起,只好被環境逼迫成”不均衡的飲食”。那到底該怎麼辦呢?
我還是推薦「代謝型態飲食全書」(我好像是這本書的臥底推銷員,但沒辦法,好書要跟好朋友分享)。知道自己適合吃哪種食物,吃對比例,減重才真的很簡單。第二個原則雖然好像不是那麼適用於現代社會,但是第三個原則--有意識地吃,用心享受每一口食物,可就真的厲害了,我絕對相信,能做到第三個原則的人,一定可以輕鬆的減重的。
附帶一提,這本書有催眠減肥的CD,還不賴,據說可以改變身體對於食物的"方程式”,喜歡被催眠的話,值得一試。我自己本身太好睡,聽一分鐘就會睡著,期待誰可以告訴我,CD裡到底在講什麼?